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爹,你至尊的身份还要瞒我多久? > 第52章 金面剑神
    秦王殿外,满朝文武行到殿外广场。

    殿门紧闭,杨钊几人浑身沾满血污,把守在殿门两侧。

    秦毅和秦烈则已经退回了石阶之下,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这卫舒阳一步踏出,朝着秦王殿的方向微微躬身。

    “臣卫舒阳携领众臣前来觐见。”

    秦王殿的大门缓缓打开,秦政手持传位遗诏徐徐走出,周身之上散发出一股睥睨天下的王霸之气。

    “大秦历代先王在上,秦政奉先王遗诏继任秦王之位。当继承历代先王意志,为我大秦开创不世基业。”

    秦政话音落下,以上阳君卫舒阳,武安侯白牧为首,满朝文武齐刷刷的跪倒了下来。

    “拜见我王,我王万年,大秦万年……”

    站在朝臣前方的秦毅和秦烈犹豫了一下,最终只能跟着一起跪倒了下来。

    秦政的目光朝着满朝文武扫视而过,从这一刻起她再也不是公子秦政,而是这大秦的王。

    “众爱卿平身!”

    满朝文武谢恩起身。

    这时秦烈向前一步踏出,对着秦政微微躬身。

    “启禀我王,秦烈质赵七年,承蒙先王之恩得以返秦归国。多年来未能在父王尽孝,秦烈羞愧万分。

    今先王龙驭殡天,我自感身心疲惫。

    秦烈愿伴先王墓前,为父守孝三年,恳请我王恩准。”

    秦烈与秦政一样都是质子,甚至他质赵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如今争位失败,新王根基维稳前,他的身份难免会成为猜忌的对象。

    这个时候若是能以守孝为名远离烈阳城三年,对于秦烈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王兄为秦质赵七年,可谓劳苦功高,忠孝之心更是日月可鉴。不过既然王兄心意已决,寡人也不好多做挽留。

    现封秦烈为羽烈侯,赐封地北羽城。

    有劳王兄代寡人陪伴先王之畔,待三年守孝期满后,还请王兄为我大秦开疆拓土,建立不世功勋。”

    这北羽城位于大秦西北,时常为羌人所扰。

    将秦烈安排在北羽城,对于秦烈而言,已经算是不错的归宿。

    一来能够远离权力中心,二来可以为大秦镇守边城。

    “秦烈拜谢我王。”

    秦烈着实松了口气,连忙退了回去。

    相比于秦烈,秦毅却是更加心有不甘。

    说到底秦烈和秦政都不过是质子,而且非嫡非长。

    若是放在其他王朝,怕是连继承王位的资格都没有。

    秦毅作为先王长子,原本是王位最有利的竞争者。

    他自幼天资聪颖,天赋异禀,十五岁时承蒙天枢学院凌玄上师看中,成为了天枢学院的长老亲传弟子。

    甚至在返秦之前,他根本就没有将自己的两位兄弟放在眼中。

    他和秦烈不同,秦烈本身就是质子,输赢都是稳赚不赔。

    可秦毅除了大秦公子的身份外,还是天枢学院的亲传弟子。

    天枢学院位列东玄洲五大学院之首,绝不逊色于东玄洲的王朝列国。

    即便争位失败,对于他而言也并非不能卷土重来。

    “秦毅拜见秦王,先王殡天,按理说身为人子当守孝尽忠。奈何学业繁忙,临行前家师特意嘱咐,要我尽早返归天枢学院。

    还望秦王恩准,许我离秦。”

    秦毅此话一出,无异于是要跟大秦划清界限。

    或许在他眼中天枢学院的重要程度,早就已经取代了他的母国。

    “哼!有时间回来争夺王位,现在却又说学业繁忙。”

    “忠孝尚不能自守,好在我大秦先王在天有灵……”

    一时间群臣激愤,忍不住窃窃私语。

    秦政双眸微缩,不露声色。

    “既然王兄心意已决,寡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山高水长,还望王兄保重。”

    “告辞!”

    秦毅双拳紧攥,对着秦政拱了拱手,转身朝着宫门外拂袖而去。

    这时上阳君卫舒阳向前踏出,拱了拱手。

    “陛下,毅公子对于王位窥伺已久,此番离秦怕是心中以生嫌隙。

    将来怕是会对我大秦不利,何不设法将其留下……”

    “此事涉及天枢学院,不可轻举妄动,况且无论如何他都是我的王兄。

    由他去好了!”

    秦珏抬了抬手,对于此事并不想多谈。

    这时武安侯白牧向前踏出一步,对着秦政躬身行礼。

    “陛下初登王位,还当昭告天下,以安民心。”

    秦政点了点头。

    “上将军言之有理,不单单要昭告天下,以安民心。

    这次寡人能够顺利继承王位,多亏了诸位臣公上下一心,以及一众能人义士拼死相护。

    理当论功行赏……”

    秦政的目光朝着官场之内扫视而过,并没有发现那道自己最想看到的身影。

    可能是并不想让太多人注意到他,不知何时秦政已经离开了王宫。

    秦政心中一叹:他连大秦相位都嗤之以鼻,又怎么会在意这区区封赏。

    如今上古剑冢还未曾开启,秦政倒也并不担心,秦珏迟早会来找他的。

    “劳烦上阳君代为拟诏:寡人受命于天,今顺承天意继承秦王之位……”

    随着秦王诏书发出,烈阳城的消息一日之间传遍了整个东玄洲的王朝列国以及修行宗门。

    有关秦王宫夺位之战,更是被传的神乎其神。

    有功之臣都得到了封赏,其中最为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这受封名单中的大秦国师。

    在秦王的封赏诏书中这样写道:“今寡人几人秦王之位,首功之臣当为金面剑神。

    特敕封金面剑神为大秦国师。

    大秦境内无论王宫贵族,还是三公九卿一律免跪。

    不奉召,不听宣。

    持秦王金戟,必要时可行王之事,掌生杀大权。”

    这样的敕封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国师之位虽无爵位,也无封地。

    可简简单单的敕封之语,却是将秦王对他的看重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奉召,不听宣。关键时刻还能行王之事,掌生杀大权。

    这样的待遇,怕是在秦境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上阳君卫舒阳,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关键这诏书之上从头到尾只是提到了金面剑神,有关金面剑神的身份姓名却只字不提。

    对于所有人而言,这金面剑神就是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