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他无所谓,我意难平。 > 生日,致自己。
    写于2021年9月11日凌晨,生日当天。

    从2020年到2021年,从20岁到21岁。是我目前所经历过的人生中,学到最多的,坎坷又痛苦的一年。也是命运转折点的一年。想说的很多,可能有些话之前也写过了。

    首先致我最敬慕的历史人物们。

    强权之下,皆为蝼蚁。可我永远相信蚂蚁撼树。

    历史的缺憾遗憾,总是在于它的很多转折点上,存在着极其容易的转变可能。也因此令后来的我们常常会有:如果…当时……那么历史会走上另一条道路。

    这一年里,我终于认清自己的渺小。越是见识到世道的黑暗和人性普遍的糟糕,就越觉得殉道者可贵可敬。

    就拿宿舍这件事来说吧。2018级女生宿舍最后能成功搬到上床下桌或许是我一意孤行的产物,但这不是胡闹出的结果。它是我给自己的一个交代。说得自大一点儿,这应该也是我能为我想走这条路的朋友、同学和下一届学妹们做的最好的事儿了。

    我并不相信自己“我尽力了就够了”这种空谈。我没法去改变很多人的想法,我也没有太大的能力去改变多少现状,事实上我能做的事情很少很少,因为我是一个小角色。

    我是小人物,我从来没想过通过那些官方渠道就能改变本质。它能搬当然好,它无法搬成,也最多就是一件憾事。

    “而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憾事。”

    这一年我经历太多了。

    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写道:“生活到处都是真苦难,假欢喜。”

    我明白,人生大多数时候遭遇的都是失望,大部分依旧是黑暗,有些曙光来得太晚,看见光的人都快累死在路上了,已经没有力气露出笑脸。

    被某些不可言说的东西就不再提,发展到后面,我其实并不怎么关心事情最后的结果,主要这种事儿一般也不会有个明确的结果。

    纵使长夜难明,有人舍命燃灯。

    纵有人舍命燃灯,终究是长夜难明。

    在五胡十六国那个子弑父、父灭子,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吃人肉,喝人血,征兵五名百姓必三人参军,若是不从就满门抄斩的冷血时代里,苻坚的前秦总给人遗世而独立之感。

    生活在黑暗中的苻坚,是最孤独的人,最终却变成了最温柔的人。他的不合时宜只是在那个年代的不合时宜。

    “即使在黑暗之中,也会让人身不由己地去追随那到光明,至死方休。”

    我经常能从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中那里得到坚持的力量——面对苦难绝不肯屈服的力量。

    “框架就在那里框着我们,但如果我撞上去,能让它晃动哪怕一毫米,我都想试试。”

    一个人撞上那框架,就会有第二个人撞上去。

    坐在那里唾骂框架的存在是不行的,你只有撞上去。即使知道这就像是蚂蚁撼树,但你还得撞上去。

    蚂蚁撼树,强权之下,皆为蝼蚁。

    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反抗。

    在黑暗血腥中散发出仁爱光芒,并且照亮了整个大地的苻坚。“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整个大宋都还在睡梦中,而王安石醒的太早了。」——《中国通史》讲王安石那一集。

    他们失败了,但他本来就不会成功。执拗得可爱,也让人心疼。

    明知天命不可违,仍愿与命运一搏。

    早已预见到悲剧的结局,仍做出了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且无怨无悔。

    蚂蚁撼树,强权之下,皆为蝼蚁。可我喜欢的人们,他们就是这样,从未放弃过反抗!

    【拼尽全力换来一个小小的破绽,和撬动宇宙的一个支点 】

    撕开了黑暗哪怕一角,揭开了一层无形的屏障,炮仗一样炸出了沉在下层的肮脏淤泥。漫漫长夜中的一点光芒,是他们燃烧自己換来的,他们用自己点燃了那枚炮仗!

    烧得一塌糊涂,竟然还觉得值。

    还觉得痛快。

    所有理想主义者都是暗夜里的火,并不是徒然地燃烧自己,当他们发光发亮时,还照亮了后面的人?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可我永远相信【蚂蚁撼树】。蚂蚁撞在了树上,树没有晃。但树永远都不知道,接下来不断撞在树上的蚂蚁,会不会有一只最终把它撼动。

    至少我的努力就像历历一样,使得在这些人里,多出了几只蚂蚁。

    太阳没有升起的时候,谁也没办法否定蜡烛的光辉。大树被撞倒之前,没谁知道它是否会被下一只蚂蚁撼动。

    Girls help girls.

    我能给自己一个选择,是因为我有这个实力和基础。但很多人还在挣扎,他们没有能力去创造这样一个选择。我挣扎过,我身边也有在挣扎的朋友,同学。如果我能有为他们创造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那我为什么不去做?它很难走,即使道有了,路也是不平的,它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我尽力了。

    「我尽力了,没有回过头,没有停过步。我需要的不是继续被鞭策,我需要的是和自己和解。

    有时候人们并不需要一个伟大的出发点。你会在前进的路上逐渐认清自己的渺小,然后直视庞大且无情的世界,但依旧向前走。

    这一段前进的过程往往才是许多人真正的追求。不要太苛责自己,当你迈出那一步时,你就已经在路上了。」

    ——《这个Alpha身残志坚》

    树从来都不是被一只蚂蚁就可以撼动的,树是要被成千上万、一代又一代的蚂蚁撼动的。

    九十九到一百的瞬间固然光辉璀璨,令人震撼,但无人问津的一到九十九却是不可缺少的地基。那是撞倒大树的那只蚂蚁之前的无数只头破血流的蚂蚁。

    这就是理想主义者们的赤心素怀。

    简单,坚定,而永固。

    朋友对我说,

    我个人是觉得在那个位置它做的那个选择,可能就是历史的选择。可能你研究的细有不同的看法,作为个人做好有利于自己生活的选择就行了。

    没必要有太多心理负担。

    只要实现自己个人价值,没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有时候还是太在意一些言论了

    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在细枝末节的地方疯狂联想不太好的东西。

    是的。

    理想主义者注定是个悲剧。因为日食百年难见,太阳上面的黑子却年年月月,永远跳跃。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月亮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但某一刻,他的光真的照亮过我?

    我喜欢的是各种各样的,有理想的人。

    目前文史专业在读中,将来注定走这方面的道路成为一名中文讲师,我以介甫和文玉的理想为目标,会执着地,向着学者研究的方向勇往直前。

    坚定自己的理想,去追求它,一生贯彻,并且不悔。这就够了。

    我的理想主义还没到我所敬慕的人物那么高的领域,可望不可及。

    我永远没办法成为以身殉道的人,所以我希望星辰长明。

    “是我病了,不是我变坏了”

    《多活下来的这九年》——中国青年报

    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指一类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障碍。这是所有心理疾病中的王炸级病症,像贝多芬、梵高、舒曼、海明威等人也曾是躁郁症患者。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这一种疾病更加容易出现在高智商的人士的身上。因此又被称为“天才病”。

    躁郁症多有天才,甚至有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这种说法。富有创造力的人更容易双相。作为世界十大心理疾病之首,它的自杀率是单相抑郁的两倍,是普通人的十五倍。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半夜都会醒,醒了又睡,睡没多久又醒,会惊厥,喘息都会困难.....mania的时候成天成天不睡觉情绪高涨,亢奋到三天都睡不着,depressed的时候每天起来就是哭,一整天都不下床不吃不喝被情绪困扰着,一会激动一会低落,时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牛逼轰轰一堆话想讲世界都在我脚下。

    时而烦躁郁闷绝望只想哭喊,低落到不想理任何人,提不起任何兴趣。

    我也不想这样,但我控制不了。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我而去,而我什么都做不了。我像是被封印在一块石头里,只能不断地自责,想说对不起都发不出声音。

    “刘翔跟腱断了的时候不需要听你教他跨栏。”

    “我现在不能走路是因为腿骨折了,我正常的时候可能比你跑得还快。”

    可是,生病让我的社会功能丧失了,社会对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说来好笑,生了不能受刺激的病之后,我受到的语言暴力比没病时候多多了。

    我无法让他们明白,我不是因为倒下而生病,我是因为生病才倒下的?

    Bipolar Disorder终身用药,无法治愈 。抑郁可以治愈但治愈后很难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而且很容易复发。年复一年,我对这句话的体会愈发深刻。真真没有侥幸余地。发作仿佛融入了生活,有时候自己都无法察觉,看别人反应才知道。

    很多人说,像你条件这么好的也会生病啊?可是这个病真的不靠比惨来获得生病资格。对于我们这类人来说,如果不曾获得过光明,可能还好一点,但是获得了再失去远远比没有获得更痛苦。

    这个残酷世界对清醒的人不友好。

    史铁生说过,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是啊,清醒的人最痛苦。因为看到过太阳,就没有办法回洞穴里看影子了。想着想着就往坏处想了,迟钝应该也是一种幸福。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知史使人明智,我读懂了千年历史,在历史事件中看到了世间的悲欢离合、兴旺百态,而自己身处的“困境”犹如历史长河中众多朝代的辗转更替一般,都是人力无从改变的。

    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真实,懂得太多才容易想不开。有的时候看看头脑空空的人活着乐呵也挺好。总有人说自杀的人很想不开,其实不是想不开,而是想的太开了。

    轻而易举崩溃的感觉,连冒犯我的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二月份我混合型发作的时候,刚好碰上白蚁一行去世。当时我写了一篇记录。

    到如今我还是渴望suicide,老天爷总是源源不断破坏我以为的美好的能力,所以我变得畏畏缩缩,给自己规定许多说出来会被人笑不被理解的条条框框,以为这样就能躲过他的捉弄,可尽管如此我还是时常碰壁。

    整个世界都是畸形的。大家一边把活的人逼上绝路,一边劝想死的好好活着,然后所有人都半死不活。

    严重的时候,我不再觉得明天或者将来这件事是美好的,或许这个世界就是容不下悲观的人,而Bipolar Disoder又使我积极向上。我无数次想过自我了断,甚至实践过。后来我想从楼顶跳下去一了百了,却缺乏勇气。

    前段时间我看到了ruowenhuang的视频,她说自杀的人灵魂不会进入到白光,会困在自己编织的泡泡里挣扎,死后就像生前一样走不出来,就算灵媒可以见到自杀的灵体,他们也无法见到灵媒。所以我更不敢自杀了。

    我渐渐发现,我根本不能指望有谁能把我拉出泥潭。

    蚂蚁撼树,得主动出击。

    中国青年报的《多活下来的这九年》:

    “我从来不隐藏自己的疾病,因为它不是我的耻辱。我会把确诊、复发和复诊的故事跟其他鸡零狗碎的生活记录一起,大刺刺地写在社交网络上。

    也许是因为从一开始就被逼到了绝境,我很清楚自己在每一步都尽了最大的努力,绝对没有软弱,没有任何可耻的地方。”

    另外想说一句觉得自己可能不太舒服就去看医生,不要总在网上发“我觉得自己可能抑郁了”之类的话。这对患者很不尊重,因为普通人根本不理解那种折磨。

    自封的“患者”们酿出了一坛坛励志鸡汤。

    很多患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靠每天吃药才能勉强维持正常生活。我用的丙戊酸钠,安非他酮和阿普唑仑,用别的药的副作用也都不小,我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不靠药物就能每天都开心地过下去的,都希望好起来的,所以请不要总臆想自己生病了。

    玩梗的网抑云请离开我的生活。

    人真是瞬息万变,前一秒我觉得他能把心事都告诉我,说明已经把我当成家朋友了,下一秒神他妈的不喜欢我了。

    不想纠缠,不优雅又累人,我应该过好自己的生活。

    没有人会关心你的一切,每个人想的都只有自己,所以不必太在意别人的一言一语,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慰。

    我终于接受了自己被拎起来甩来甩去的命运,我在学习跟我的病共处。

    生活不是缺少观众,而是我的生活不需要太多观众。没有人会消失,大家都只跟想念的人联系。

    没有人会完全感同身受我的遭遇与病痛,更不会有人爱我爱的比自己重要。

    弱者报复,强者原谅,智者忽略。

    没有人强迫你义愤填膺,但如果你对着义愤填膺的人冷嘲热讽,这就很卑鄙且悲哀了。

    最让我心酸的依旧是被背刺。

    我活得这么累,不是因为装,是因为我老他妈要当个好人!我就是个普通人,更要命的是我还是个心软的普通人,却非得拿圣人那套标准往自己头上套?

    我觉得累,觉得恶心,是因为没人能给我同等的回应。我不是把自己装得很强,我是装作不需要回应。我他妈是这样一个普通人,我需要认可,我需要夸赞,我需要善意,我需要被回馈同等的爱。

    即使知道并没有“付出就一定能得到回报”这个规则,但人类总是希望能得到回应。所有的付出都希望得到同等的尊重,这是大多数人类都有的心态。

    我没有得到过,所以我打心底其实从来都不甘心。我错在明明不甘心,却还要装作不在意。

    是不是觉得这样特龌龊,付出了就想着要回报?

    可付出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

    世界上有无数人,没有付出,但还想要得到回报。

    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很多人都对我说过,有时候光是看着我这样,就觉得累。但也因为我是这样,那份执着于理想,才让人挪不开视线。

    我多么想活得自私点儿。

    我只是一枝蜡烛,一只蚂蚁。

    被误解了怎么办——

    中国青年报

    古人有君子不辩污的说法,我们如果被误解、污蔑和诽谤,有的时候情绪上来了,很冲动,立刻奋起反击,这是我们的自然反应,但是对于君子来说根本不在乎。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不关注这些诽谤。你越是辩解,越是反击,反而能让污蔑者感到更加兴奋。经过几个回合的牵扯,只会越发得让你觉得疲惫。

    大多数人痛苦于他们对误解的反应,而不是误解本身。

    ——《华杉讲透论语》

    舆论给的伤害是有的,但是终将被历史遗忘,不必让它留下疤痕不去愈合,这种记忆不值得记住。

    时过境迁之后你能说服自己接受道理,接受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但当时的情绪是没办法被抚平的,委屈还是委屈,难受还是难受。

    人永远没有办法轻易原谅一些实质的伤害。  委屈和伤害永远留在了当时,现在再去填补再去修复也无济于事。不是所有伤害都值得被原谅。

    那些说“感谢当时的伤害让你成长”的毒鸡汤我只想说放nmdp,明明是我自己拼命撑过去的。

    我至今想起那些煎熬的时光依然会立刻涌现出难过和痛苦,伤害我的人不值得感谢。

    “折磨的结果只能使人堕落,而不能使人升高。”

    “而你去受苦,只会变成别人的艺术源泉。”

    ——季羡林《牛棚杂忆》

    看到季老先生这篇文的时候,书中有写到: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一年前,我二十岁生日的时候,说过。

    到了二十岁,每个人都开始走上自己的道路。我总在不满现状,厌恶自己所处的环境,心高气傲却又自我厌弃,并无数次想过当初做了其他选择现在会活成什么样。

    但我相信,人生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把上进两个字刻在骨子里,未来就是光明的。

    这么多年了一直在循环,从15到今年21,人际关系还是很难。我还是依然讨厌因为怕被孤立而从众和不懂拒绝的自己。

    就像《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里的西弗勒斯斯内普。遭受暴/力的人没有错,有错的是周围冷眼旁观、带着放大的有色眼镜,试图从他们的身上发现污点、洗白过错方的人。

    有错的是他们,是加害者,而非受害者。这些人心里有残虐弱者的恶,又用伪善包裹自身,虚伪做作,煽风点火,只为了满足将人踩在脚底和被人吹捧的快感,心里沾沾自喜,认为言论自由、法不责众。

    我习惯性地靠近他人,又习惯性地远离,想要有个挚友,又习惯性地去揣摩他人,习惯性地想好一切最坏的结果,所以远离,最后又什么都无所谓的模样,为所有人都保留着一层隔膜。

    将自己的软弱全部倾诉出来,本以为可以得到保护,结果得到的是肆意伤害。

    每每想吐露心声,却又不敢说出口,明明想抱团取暖,最后像刺猬一样各自抱成一团。

    这种羁绊是假的,是不对的,这根本不是爱。

    煞有介事的告别不过也是期待被挽留。

    要慎防调入频繁聊天带来的依赖和假象。

    我偶尔想起的时候依旧会痛到心脏发酸,火烧火燎的刺痛在心底肆意扩散,让我难以招架。

    我希望我能做到一点也不怀念那些自己从我身边离开的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心也是有限的,腾出来的地方我只会留给值得的人。

    【成长是变得坚韧和失去热情的旅程。越优秀,越珍惜,越拼搏,越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