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此到于福地,望见圣山,我回去也。”宋道遂拜辞而去。
灵圣引着宋道等,徐徐缓步,登了生山。不上六七里,见了一道活水,滚浪飞流,约有七八里宽阔,四无人迹。宋道心惊道:“悟心,不会是大仙说错了此水这般宽阔,这般汹涌,又不见船和桨,怎可渡”
灵圣笑道:“不差,你看那边不是一座大桥要从那桥上行过去,方成正果。”道长等又近前看时,桥边有一扁,扁上有“天云渡”三字。原来是一根独木桥。
宋道心惊胆战道:“悟心,这桥是人走的。”悟心笑道:“师傅,没有别的路可走,你走不走!”
四戒慌了道:“我们可以,师傅敢走吗?水面又宽,波浪又涌,独独一根长细木,又细又滑,你叫师傅如何行走”悟心道:“你都站下,悟心走给你等看。”
好灵圣,拽开步,跳上独木桥,摇摇摆摆。顷刻,跑将过去,在那边招呼道:“过来,过来!”宋道摇手。四戒、鱼道人咬指道:“过不了,过不了!”悟心又从那边跑过来,拉着死戒道:“呆狼,跟我走!”那四戒卧倒在地道:“怕,怕,怕!不可走,饶了我,饶了我,让我用法力过去。”悟心按住道:“不要脸的臭东西,此乃道祖丶佛祖所在之地,若是咱们丢脸,邻居佛祖定会瞧不起咱,若你动法怎可成道。
四戒道:“哥啊,道做不成也罢,实在不敢走!”
四戒在桥边闹出了不少乱子,鱼道人走去劝解,才撒脱了手。”
宋道回头,忽见那下溜中有一人撑一只船来,叫道:“均来,均来!”道长大喜道:“徒弟,休得乱顽。那里有只渡船儿来了。”他三个跳起来站定,同眼观看,那船儿来得至近,原来是一只无底的船儿。悟心天眼神通,早已认得是接引道祖,又称为西方第一道祖。乃邻居如来的师傅。悟心不敢识破,只管叫:“这里来,这里来!”少时,撑近岸边,又叫:“均来,均来!”
宋道见了,又心惊道:“你这无底的破船儿,如何渡人”道祖道:“我这船,有灵,非灵。”陈灵神合掌称谢道:“多谢道师。师父,上船去。他这船儿虽是无底,却神;纵遇狂风,亦不会翻。”道长还是怀疑,悟心凑过去,推了师傅。那师父踏不住脚,跌了下去,但被撑船人救了,整在船上。师父担惊受怕,心里怨恨悟心。
领证却引鱼道、四戒,牵牛挑担,也上了船,都立在之上。那道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道长见了大惊。灵圣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四戒也道:“是的,是的!”鱼道拍着手,也道:“是的,是的!”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的确是!可喜,可喜!”
他们三人,也一齐声相和。撑着船,不一时,稳稳当当的过了凌云仙渡。宋道才转身,轻轻的跳上彼岸。四众上岸回头,连无底船儿却不知去向。灵圣方说是接引道祖。宋道方才省悟,急转身,反谢了三个徒弟。悟心道:“师傅,你终于脱胎换骨了。好了,咱们走也。宋道称谢不已。一个个身轻体快,步上圣山。
那道长手舞足蹈,随着灵圣,直至天灵道观山门之外。那厢有四大天神迎住道:“圣道终来?”
宋道躬身道:“是贫道来迟了。”答毕,就欲进门。天神道:“圣道少待,容禀过再进。”那天神着一个转山门报与二门上四大天神,说宋道到了;二门上又传入三门上,说宋道到了;三山门内原是打供的神道,闻得宋道到时,急至天雄殿下,报与天宝道祖说:“唐朝圣道,到于圣山,取道来了。”道爷爷大喜。即召聚八道祖、四天神、五百道人、三千护法、十一大神、十八蓝王,两行排列,却传金旨,召宋道进。那里边,一层一节,钦依道旨,叫:“圣道进来。”这宋道同悟心、四戒、鱼道人,牵牛挑担,径入山门。
四众到天雄宝殿殿前,对天宝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复向道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天宝一一看了,还递与宋道。宋道作礼,启上道:“弟子宋道,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圣山,求取道经,以济众生。望我道祖垂恩,早赐回国。”
天宝道祖对宋道言曰:“你那东土乃南方神区,不知天高地厚,杀戮严重,多贪多杀,多淫多乱,多欺多诈;不遵道教,不向善缘,不敬天地,不拜吾道;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奸诈,欺压百姓,害命杀牲:造下众多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我有道经上方,可以超脱苦恼,解救万民。
二道童即奉道旨,将他四众,领至楼下。只见那设供的诸神,铺排斋宴,并皆是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馐百味,与凡世不同。师徒们顶礼了道恩,随心享用。
二道童陪奉四众就餐完毕,带他们入藏书阁,这藏书阁内散发金气,笼罩四方;仙气逼人,三界独有。四人一看,经柜上放满了上方道经,道经的经卷名目。乃是:《天使-道经》一部,六百四十九卷;《道祖经》一部,一千三百二十三卷;《看空道经》一部,三百卷;《授田道经》一部,二百三十一卷;《会思道德经大集》一部,四十卷;《看心道经》一部,一百三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