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冰下三尺 > 分卷阅读3
    找些什么。这时候侍卫们已经重新站好了位置。走啦,她喊着小喜,加快脚步往回赶。

    进了慈宁宫门,太监宫女们在院子里来来回回地走,那原本一尘不染的雪地布满了杂乱的脚印,小太监们正翻来覆去一条条地铲着雪。老太后这时候正在看着早奏的折子,身边向来只留刘公公一人伺候着。怀珠也像往常一样进到偏殿小厨房给老太后准备上午的点心。

    坐在暖和的火灶旁边,耳朵有些酥酥麻麻的,像是在融化似的。她这才想起来,刚才在神武门没看见小武。

    ☆、缘起

    十年前,她入宫的时候就是从神武门进来的。那时候也才刚过十三。说起来,她还算是真儿的远房亲戚,从小便入真儿家为仆。真儿被选入宫时,点了她做陪嫁一起入宫。那时候一排的丫鬟站成一排,瑜妃看了看就点了她,口中还念着“又黑又胖,长得难看点肯定入不了皇上的眼。”真儿的阿玛和额娘都念着,这还没入宫呢,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将来肯定能得宠。可只有怀珠知道,她也是因为想跟她一块玩。怀珠撇了真儿一眼,往前一步走出来。

    真儿嘴上从不饶人,但总还是有股小孩子的心性,从没做过什么伤人的事。她要是对一个人好就是实打实的掏心掏肺。她若是不喜欢谁,也从来不会正眼瞧着,包括跟她一起入宫的庶出姐姐兰儿。两姐妹一起被选入宫,本还以为多个照应,可偏偏没什么来往。静妃和瑜妃性格正正相反,平日里闷葫芦一个,遇上什么大事都不爱主动掺和。有时候也总给人一种脑子不太灵光的错觉。她总是口里说着“不争,不争”,看似与世无争不爱动心思,其实不论兄弟姐妹还是下人们都当她是自知争不过,所以不争。

    从蜀地入京之后,怀珠一天都没在京城里面逛过。先是关起来学规矩,然后就被送进了宫里。她只是在车上掀开帘子往城里忘了几眼,那时候天还未亮,街上没几个人,完全看不出来书里说的人流如织的样子。坐着车到了神武门,车停下,她抢先跳下车,仰着头看着神武门。那时候这宫里,城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那么新奇。她想把装进眼里,留在心里。天光蒙蒙的亮了起来,有一片橘黄色的光晕从神武门外的大街上升起,宫门缓缓地关上,把光关在了外面。她定睛环视周围,天亮了,宫女们一个接一个地排队走进偏殿。

    后来神武门几乎是她最熟悉的宫门,虽然她从未出过宫,却经常有机会陪小姐妹一起来神武门旁的偏殿会见家人。她家里没别人了,所以从来没人来看过她,不过每个月初二有这个宫女探亲的机会,她总是会想到这围墙边溜一溜的,哪怕听听声音。

    有一次她跟着欢子来神武门探亲,欢子进去看爸妈了,她一个人在外面等她,盯着神武门外卖冰糖葫芦的看了很久。倒不是宫里没有,只是那插在一束高粱垛上的一支支红彤彤的串子那么扎眼,和着小贩的叫卖声,满是生气。一个刚换下班来的侍卫问她,没见过?她看了他一眼,坦荡荡的说了声,是,真好看。他说,等我给你买去。没等她说话,他转身走向卖冰糖葫芦的小贩。

    她坚持给他钱,两个还推搡了一会儿。最后他实在拗不过她,只得收下。后来她每次去的时候,他都会帮她在宫门外买上点新巧的玩意儿,有时候是糖葫芦,有时候是驴打滚,有时候也是糖人儿,面人儿那些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宫里不是没有这些,只是好像这每个月从外面买的东西总是不太一样,拿在手里都沉甸甸的。

    他说,人家都是来神武门探亲人的,就你一个人在宫门口傻站着,眼巴巴地往外看。她说,你那是瞧着我可怜吗?他说,倒也不是,你挺好玩的。

    怀珠想了很久好玩是什么意思。

    后来每个月探亲的日子,怀珠都会跟欢子去神武门。欢子去探亲,怀珠就去偶遇小武。两个人经常在那站许久。有一次直到宫门要关了,他才想起他要换班出宫。你叫什么?他问。何怀珠,你呢?她反问。叫我小武吧,说完他朝着宫外走去。

    神武门又一次在她眼前缓缓地关上。

    ☆、朦胧

    临近年关,老太后照例在小年夜赏了宫女们一顿老北京的铜锅涮肉。晚上,老太后歇了后,一屋子的姑娘们围坐在平日里换班歇脚的偏殿。锅子的蒸汽烟烟袅袅地爬满了整个屋子,看谁都像是带着一层朦胧的纱影。这是怀珠到了老太后宫里第一回了解了这些姑娘们除了伺候老太后之外的那部分生活。她们从各人家里捎来的东西,聊到老太后每年过年给赏的分别,又从怎么从宫里的吃穿用度看到这一年哪些宫里受宠哪些都到了冷落。怀珠没有家人来看她,也是第一年在老太后宫里过年,所以一句话也插不上,只得默默在锅子里捞东西吃。老太后赏了好些肥间瘦的羔羊肉,她却迟迟不敢下筷子,怕胖了之前做的衣服都穿不上了麻烦,只敢捡了冬瓜,白萝卜这些不顶事的往嘴里送。怀珠不由得想起还在府上的时候,大师傅总是换着花样让她试菜。那时候她也不忌口,每天吃的圆滚滚的,旁人看她都觉得她胖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