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上九天揽月[航天] > 分卷阅读7
    家不嫌弃的话,这个暑假可以把自家孩子送来我家,我给弟弟妹妹们免费补补课,就当还大家的情了。”

    八卦是人的本性,这无可厚非。赵思危并不怪他们。

    “哎呀!思危!你真这样想吗?!”

    人群中,有人发出了惊呼,赵思危浅浅一笑,“当然。”

    “那敢情好!”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我这就去抓我们家虎子来!”

    ……

    众人纷纷散去,不约而同地满大街去抓自家那不争气的孩子。

    赵思危笑着回头,却被身后之人吓得一惊。

    “怎么?这就吓到了?刚刚不是还挺豪横的吗?”少年清秀的面容上浮现出几分笑意,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提着医疗箱的中年男子。

    “老赵啊,我瞧你闺女这精神气儿,看上去也不用我看了!”中年男子笑呵呵地对赵丰年打趣。

    刚刚他们在一旁观看了赵思危怼吕红和李大妈的整个过程,只觉得这小姑娘的性子跟上一次见时有点儿不同了。

    “见笑了老柯。”赵丰年挠了挠头,“不过既然来都来了,你就帮我看看吧,最近这天老是下雨,我这腿实在疼得慌。”

    “得嘞。”老柯打开医疗箱,开始帮赵丰年看起了腿。少年得了空,连忙对两位长辈请示道,“那我可以让思危妹妹带我出去走走吗!”

    “行行行。”老柯挥了挥手,“就知道你小子闲不住!”

    柯炎闻言,笑容一时更为灿烂,拽着赵思危就往外跑。

    “柯炎你慢点!”赵思危的手腕被他扯的生疼。

    柯炎这才停住了脚步,疑惑问,“欸,怎么不管我叫哥了?”

    赵丰年与柯炎的父亲是多年至交,因着这层关系,赵思危与柯炎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称得上是青梅竹马,赵思危更是从小就跟在他屁股后边儿跑,一口一个“哥”。

    这称呼乍一转变,还真让柯炎有点儿不习惯。

    “啊……”赵思危连忙转移话题,“柯炎哥你高考考的怎么样?准备报哪所大学?”

    柯炎的父亲是私人诊所的医生,母亲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经理,是实打实的商界女强人。

    上一世的柯炎也受他母亲的影响选了金融,后来举家移了民,也就跟赵家断了联系。

    “我打算学金融。”柯炎坦言,“往大了说能帮帮我妈,往小了说,以后毕业了开个小商铺也不错。”

    “可是我记得,你小时候说过想当兵。”赵思危垂下眼眸,敛去了神色。

    “啊呀,小时候不懂事,那梦想能当饭吃吗?”柯炎刚一说完,又发觉这话不妥。

    “那你呢?你确定了你要报北航吗?”他对赵思危问。

    “嗯,我确定。”赵思危毫不迟疑地回答。

    二人一路走到了大院门外,1986年的北京胡同还不见后世的车水马龙,取而代之的是凤凰牌自行车在此来回穿梭。老旧的街道与赵思危记忆中泛黄的场景逐渐融合,缓缓趟出了一副关乎梦想的画卷。

    柯炎沉默良久,终究还是对赵思危问出了那句话——

    “你真的觉得,学航天有未来吗?”

    第4章 开学典礼巧了,到处都是熟人。……

    9月7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一新生报道的日子。

    赵丰年起了个大早,问大院儿里的老裁缝借了辆脚蹬三轮车,这辆三轮车是老裁缝骑着去收布匹的,跟着他走街串巷多年,要不是念着赵思危给他孙子补课的人情,老裁缝是断断不肯借的。

    “老赵啊,你可千万记得把我这三轮车骑进思危学校里边儿啊!让它给我们家多少沾回点儿学术氛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好的学校啊!大院儿里这么多年就没出过几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赵思危还是头一个呢!

    “得!只要学校给你这三轮儿进去,我就是扛也给你扛进去!”

    赵丰年将赵思危的大包小包一一扛上车,最后一拍座椅,冲着自家门口大喊,“闺女!上学去咯!”

    “来啦!”赵思危背上父亲亲手缝制的碎花斜挎包,吧嗒吧嗒地跑了过去。

    今天的她扎了个单马尾,衣服也是朴素的浅色条纹衫,唯独脚上的那双红棕色小皮鞋看上去有些学生气。

    自打自家闺女摔了头,赵丰年就发现她变了,无论是说话谈吐的方式、穿衣打扮的风格,还是待人处事的态度,比之之前都成熟了太多。

    不过这样也好,他就不用担心女儿上大学会被欺负了。

    “爸,可以出发了。”赵思危坐在三轮车后的一堆行李中,扯了扯父亲的衣角。

    “噢噢,好。”赵丰年收回心神,用健全的那条腿卖力地踩起了自行车。

    别看他瘸了一条腿,可骑车的速度还不比常人慢。

    “思危姐姐你什么时候放寒假呀!”

    “小赵老师记得常回来看我们!”

    “老师我们会想你的!”

    ……

    孩子们见赵思危坐着三轮车出了大院,都明白她要开学,便自发跟在那辆三轮车后边儿跑。

    “都回去!回去!我会常回来的!你们别跟!”赵思危担心孩子们走丢,只得扯着嗓子大叫。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这是1986年,未来载人航天工程专家赵思危入学北航的第一年。

    ……

    “赵思危,哪个专业的?”

    北航门口的老师一边检查赵思危的录取通知书,一边对赵思危询问道。

    只因为往年有太多顶替人家名额来上大学的人,搞半天连“自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