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上九天揽月[航天] > 分卷阅读11
    将咱们的航天员带回来,在这方面,向前辈您是专家。”

    “还有就是,飞船内还得配备维持航天员生命活动的装置,比如人体代谢系统、感应式自动报警系统等等。”

    感应式自动报警系统。

    赵思危在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心脏不由自主地抽了一抽。

    不知道在那个世界,以陆屿为首的三名航天员,他们怎么样了……

    “好!请坐!很好!”向传军高兴于北航学子善于表达,更为这名男生的设想而感到欣慰。

    这说明这一批新生,并不是胡乱选的专业,而是出于内心深处对航天的热爱。

    愿意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愿意为之奋斗终生。

    男生在一片掌声中坐下,向传军对着台下继续问,“还有其他同学能跟咱们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吗?”

    “老师。”

    众目睽睽之下,第一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上,站起来了一个瘦瘦小小的姑娘。

    这个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向传军今后的同事兼下属——赵思危。

    她接过话筒,面对着正对面航天前辈投来的目光,从容开口——

    “我认为发展载人航天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航天员。”

    “还请说说原因。”向传军走下舞台,直接站到了赵思危的面前。

    一旁的年华早就惊的捂住了嘴,可赵思危的神情却依旧从容,甚至还还夹带着些许笑意,看上去自信而坦然。

    “既然是载人航天,那顾名思义,人肯定是其中最为关键、最必不可缺的因素。而前辈您刚才也提到了古人的‘飞天梦’,这说明只有将中国人送上太空了,才是载人航天的使命所在。”

    “说得好。”一个问题问完,向传军并未像对待之前那个男生一样让赵思危坐下,反而继续问道,“那请问你觉得,我们应当怎么选择航天员呢?”

    “怎么选吗?”赵思危没想到他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关于航天员的选取问题,对于一个大一新生来说,未免超纲。

    但,向传军问的不是别人,而是曾在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工作多年,一手参与了航天员选拔的研究员赵思危。

    只不过赵思危并不打算回答的多官方——

    “首先,航天自身员得具有一定的风险应对能力、远超常人的体能、大量的知识储备,以及一颗临危不乱的强大心脏,综上,我觉得航天员应该从飞行员里选。”

    关于这个回答,并不是赵思危的先行设想,而是早在六十年代,航天界的前辈们一致决议的。

    本就如此,向传军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

    “再者,载人航天工程作为我国的重大工程之一,也是中国递给世界的名片,那么送上天的航天员肯定要代表着咱们中国的形象,换而言之……”

    “选出来的航天员,得五官端正,符合大众审美。”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礼堂内,听了赵思危发言的学生们,纷纷笑作一团。

    敢情这人还是个外貌协会呢!

    向传军也情不自禁地笑了两声,再次看向赵思危的目光中,多出了几分赞许。

    随后,他便将手指向了赵思危身后的位置,对她打趣般地问道,

    “那同学你看,坐在你后边儿的那位飞行员同志,符不符合咱们的大众审美呀?”

    第6章 前辈的欣赏这个新生不普通啊!……

    只一句,所有人的视线都朝着向传军手指着的位置望去,赵思危也随之回过头。

    80年代的大学礼堂,还是长木凳拼成的座位,第二排,那个四四方方的木凳子上,一位生的剑眉星目、五官比小姑娘长的还要俊俏的少年正端坐于此。

    他穿着浅蓝色的短袖,脖子上戴了一个用红线吊着的兔子玉坠,身形比寻常人的笔直许多,尽管看上去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气质,却不改其耀眼夺目。

    新生们大多都是在封闭环境里埋头苦读上来的,哪里见过这么俊美的少年,因此一时间,男生们皆噤若寒蝉,女生们都羞红了脸。

    可这少年却仿佛对周围人的这些反应早已见怪不怪,只颇有礼貌地朝着向传军和赵思危二人挥了挥手,点头致意,倒是十分谦逊有礼。

    “他吗?”赵思危的视线在少年的身上停留了几秒,随后便对向传军答道,

    “我觉得这位同志,天生就是当航天员的料。”

    “哈哈哈哈哈哈!”

    “敢情这姑娘是被人迷住了!”

    ……

    礼堂内二度爆发的笑声,比之刚才有过之而无不及,向传军亦是笑着对赵思危摆手,示意她可以坐下了。

    “看来咱们的同学们,自主思考的能力皆是不凡呐!”向传军由衷地感慨道。

    “其实,发展载人航天的每一个因素,都是重要因素!”

    这话说完,他自己都笑了。

    “大家一定觉得我说的是废话,但是事实的确如此。”

    “在将咱们千辛万苦、万里挑一的航天员正式送入太空之前,一切的准备工作都不是赘余,而万无一失完美任务的背后,总要有着数以万计的先行试验。”

    ……

    赵思危坐回原位,一边听着向传军的演讲,一边回想着方才转身时的惊鸿一瞥。

    是了,那俊美无双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年仅十九的陆屿。

    上一世,她与陆屿相识在中年,陆屿是我国选□□的第三批航天员之一,因为日积月累出色的飞行经验,他成功入选了“揽月一号”的飞行乘组,扶摇直上九天。

    当时的赵思危沉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