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投喂大理寺少卿日常 > 分卷阅读14
    它们都装进食盒递给江明禹,江明禹连连摆手,“我没带那么多钱。”沈鱼这钵仔糕卖三文钱一个,另外那块品相也不俗定然更贵。

    江明禹上学没带自己的小金库,囊中羞涩。

    沈鱼不由分说将食盒塞他手里,“是给江少卿的谢礼,就说是沈记沈娘子给的,他会明白的。”

    沈鱼故作高深,江明禹不明所以,只得点点头,随后美滋滋地笑了。

    沈鱼推着摊子走前回头道,“那五个小钵和食盒记得给我送回来啊,或者到时我上门取也行。”

    江明禹乖乖点头,示意知道了。

    江砚白赶到的时候,只看见了自家傻乐的侄子提着个食盒。

    “叔父!今日怎么是你来接我,阿彦呢,你近来不是很忙吗?”江明禹怪罪了千八遍小厮,没想到来的是江砚白。

    江砚白面不改色道,“刚办完事回来,在路上碰见了阿彦,让他先回去了,我顺路能接你。”

    “叔父,沈记的老板娘给了我这个食盒,说是给你的谢礼。”江明禹炫耀似的展示食盒。

    他又问道,“叔父是怎么愿意帮沈娘子作证的呀,您平日里素来不大爱管闲事呢!”

    江砚白:……

    6.案情扑朔    春风吹过树叶一阵沙沙……

    春风吹过树叶一阵沙沙作响,叔侄俩难得一起回府,家中众人正等着他们吃夕食。

    “砚白,你们俩怎么一同回来了?”葛涵双出来迎,招呼着卸下江明禹的书包。

    周氏见孙儿手里还捧着个食盒,问道,“这是路上买吃的了,禹哥儿又闹你了?”

    江明禹大呼冤枉,“才不是呢,这是沈——唔。”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江砚白捂了嘴。

    “非是买的,我帮了人家一个忙,她赠与我的。”江砚白这话倒也不算说谎。

    江砚白又问,“大哥还没回来?”

    葛涵双回道,“这不是离秋闱还有几个月了,你大哥这次有几个弟子要下场,这几天日日都是天擦黑才回来。”

    江父早逝,周氏生了两个孩子,大儿子未入仕,但文采名满天下,在朝中有些许威望,被人请上门做了先生,世人称一句江大家。

    周氏叹了一口气道,“唉,两个儿子呀,见天得不着家,还不如生俩个棒槌。”

    这当然是气话。

    江砚白悄悄碰了一下江明禹,小家伙心领神会,马上跑到周氏身边,“祖母,这不是有我陪着你吗,还有我娘。”

    周氏捧着他的脸揉搓了下,“哈哈,对,祖母的心肝肉,有你和你娘就够了,才没那闲工夫去想那两个不孝子。”

    江明禹递上食盒,“祖母,吃个糕点,可好吃了。”

    江砚白暗道,这小子倒是会借花献佛。

    周氏原以为小孩子哄她高兴呢,揭开食盒盖子一瞧,“呦,这点心倒是漂亮。”

    葛涵双也附和,“这圆的装在白瓷小碗里,红红绿绿,这块方的,每层的颜色竟各不相同,店家好巧的心思。”

    江砚白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传说中的“五色糕”,果然没让他失望,沈鱼真的做出来了,还是两种。

    想到那个有些小聪明的女子,江砚白不自觉勾唇,他生了一双多情的桃花眼,又喜欢板着脸,不笑时有些冷,此时却温柔和煦。

    “这要怎么吃?”周氏犯了难,“用勺子吗?”

    江明禹在沈鱼摊前看了很久,不学也会了,他拿来筷子,学着沈鱼的动作,在小钵边上刮上一圈,再拿筷子挑起,整个糕点便脱出来了。

    “这法子也精巧。”葛涵双赞道。

    她来了兴趣,尝了块红的,是山楂底料有些微酸,但酸甜适宜,味道不错,“这是谁家做的?”

    江明禹望向身边的江砚白,江砚白道,“是后街的沈记食肆。”

    崇安坊内官宦人家不多,江府算是例外,是前朝某个皇子的别苑,离大内有些远,但离大理寺却很近,倒是正和江砚白的意。

    若是从后门走,江府到沈记用不了一刻钟。

    葛涵双笑道,“我知道这个沈记,摊主是个小娘子是吧,你大哥很喜欢她家的饭团呢。”

    “有日祁白来不及吃朝食,便在那沈记买了一个饭团吃,这一吃啊,还喜欢上了,可惜他脾胃不大好,不能多食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