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走愿师 > 分卷阅读22
    。

    “姐姐好。”

    “真乖。”林晏兮在他面前蹲下身子,指着手里的红灯笼说道:“想要这个灯笼吗?姐姐可以送给你。”

    纸皮灯笼一动不动地等着小少年的回答。

    小少年有点犹豫,爹娘说了,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他如果开口要,会不会挨骂啊……

    林晏兮也不着急,就这样低头看着他。

    可他看这灯笼心里实在欢喜,又是说不出的亲近熟悉,小少年大着胆子开口:“姐姐,爹娘说了,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他不要它了……就算它变好看了,他也不要它了……

    纸皮灯笼有点伤心,结果小少年顿了顿,仿佛下了大决心似地说道:“我用东西跟你换好不好?”说着又怕林晏兮不答应,巴巴地解释:“那个东西也很好看,姐姐你等着,我现在就去拿!”

    小少年往屋里跑去,去被窝里翻出了一只纸折的蚱蜢。蚱蜢折的极好,活灵活现,只是没有着色,看着失了几分真。

    他踮着脚将蚱蜢放到林晏兮的手心里,说:“姐姐,你看行吗?”

    林晏兮隔着衣袖摸了摸他的头,将红线系在了小少年的腕上:“谢谢你的蚱蜢,姐姐很喜欢,这个灯笼就给你啦。”

    小少年开心地耸肩,将红灯笼提到眼前,满眼欢喜。

    “谢谢姐姐!”

    他原本是想着出去玩的,想了一想,又回了屋里,将学堂里要用的笔墨纸砚全都拿了出来,摆在桌上。

    他坐得端端正正,一笔一划,前所未有的认真与仔细。

    宣纸上,一人一灯笼浮现,小少年双手背后走在前,灯笼蹦蹦跳跳跟在后……

    记忆中的红灯笼越过了时间,扒开了东街李家的糖葫芦、西街热气腾腾的小笼包和学堂里的同窗、溪涧的鱼和树枝上的鸟,终于见到了它想见的人……

    ——

    林晏兮出城已经是晚上的事了,新任城主沈安为了缓解多日以来云川百姓心头累积的阴霾,特许城里连贺三日,昼夜不歇,是以这三日也并无所谓宵禁。

    云川城里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

    出城之前,林晏兮又去了一趟那间放着铜镜的屋子。

    屋子里什么都没有了,红被子,红喜烛全都消失不见,就连那面已经失去生气的铜镜也不见了。

    在院子的西边角落里,林晏兮还发现了一个被丢弃的木偶人,木偶人小小一个,上面用朱砂和笔描了五官,虽然已经有些花了,但林晏兮还是认出来了。

    那木偶人的模样与衙门遍寻不见的管家几乎完全一样。

    这木偶被人注过灵,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在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形木偶。

    林晏兮想起了谢玉印象里跟他说话的红衣人。

    红衣人入夜而来,说:“你有愿望吗?我可以帮你实现它,当然我只会取很小的一点报酬,只是一点点。”

    颓废的谢玉怀里抱着身死的柳知知,惊喜地睁着眼,如获至宝:“真的吗?我愿意,我愿意,付出什么我都愿意!”

    红衣人发出一声轻笑,林晏兮努力想听清楚,也只是徒劳。

    “好。”

    一根看不见的线在两人之间骤然连起,而后契约生效。

    第十二章(捉虫)

    农历三月末,杜里小城天气已经开始渐渐有了近夏的气息,南江边齐岸的柳树枝桠在微风里摇曳生姿。

    密密麻麻两头尖的扁舟停靠江边,船头的姑娘们穿着素色的衣裳,裤脚挽起,看起来十分的干净爽利,面前摆了好几箩筐的青枣,个个重叠挤在一起,让人不由得腮帮子都犯了酸,口水直流。

    她们普遍年龄都不大,脸上稚气未消,还带着婴儿肥,小姑娘爱美,便用当地特产的绸缎打了个花样缠在头上,倒也是靓丽的一道风景。

    因为日日在江边驻船摆摊,又个个都是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久而久之,便得了个别致的雅号‘江娘子’。

    杜里临江,贸易繁荣,风气开放,当地也没什么女子必须三从四德,出嫁从夫的规矩。只要你有能力,女子抛头露面做生意也是常事。

    南江边四处可见的‘江娘子’便是例子,‘江娘子’自给自足,她们每日清晨从固定的地方去领今日叫卖的东西,有特产的丝绸,还有些当地时令水果再用板车拉到江边的小船上,乘船顺江而下,一路叫卖。若是碰上做生意的旺季,往来商旅行人络绎不绝,一天下来也能有个十两银子的进账。

    而将‘江娘子’组织起来的也是一个女人,还是当地有名的皇商,名叫李嫣。李嫣二十有一,手下却是掌管了好几家绸缎铺面,做事干净利落,在家贤良淑德,在外精明能干,生意打理的是井井有条。

    皇商的身份给李嫣做生意带来了不少便利,找她上门谈生意的人不在少数。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人一多,李嫣就有点忙不过来了,手底下管教松懈,店里或多或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