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国庆节来的很快,转眼间离开开学就是一个月过去了,贾福亮在九月三十号那天晚上的七点准备乘火车去往他的老家榆林神木,他在走之前的那段时间想在周边逛逛,于是我就建议他到沙河风情园逛一逛。于是在那天,我就和贾福亮在沙河风情园逛了一个下午。
当时,我们在北区校门外的公交站台上乘上拥挤的15路公交,15路公交将我们载到陈阳寨,我们在陈阳寨下车,之后登上22路公交去往终点站沙河风情园。
22路公交车非常旧,我和贾福亮一路郁闷着一路看着公交车向着沙河风情园驶去。
车窗外的景像甚显丰硕,时值丰收的季节,农民们在田里收割玉米,那金黄灿灿的玉米,一路看到的尽是这景像。
到了沙河风情园,我和贾福亮下车,我们沿着指定的路线走到沙河风情园。
我们进入沙河风情园的大门,在其内看到有一湖泊。在门南处的是一个跑马的场所,有游客在骑着马转圈。我和贾福亮在湖边分别拍了些许的照片。那湖的正面有一段碑文,写有:“车粼粼,马潇潇,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诗文。除此之外还有介绍沙河风情园的创办历史。
围绕着湖而蹲坐的是一系列的垂钓爱好者,他们在钓鱼。
其后,我和贾福亮沿着小道往北走去。在道的两旁分布有镌刻着文字的石碑,沿着石碑栽着有万年青的树木。
我和贾福亮一路走着一路阅读着石碑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多是一些生活的道理,我用贾福亮的手机一一的拍摄。
过了这条路两边镌刻着文字的小道,我们便来到了沙河古桥的遗址。这里立有一个刻有沙河遗址文字的石碑,后面是一个高坡。在石碑的东面立有十二个生肖的石像。
接着坐落在北面的是一个尚未修建好的楼台。除此之外,东面便没有其它什么了。
我和贾福亮看完这十二生肖的石像以及那尚未修建好的楼台后,便转而向着西面逛去了。西面有一个开碰碰车的水泥赛道,不时的有碰碰车呼啸而过,我和贾福亮就站在那边看了一会儿。
我们接着向西步去,看到有供游客吃饭的走廊,古色古香的走廊上挂有一串串的红色小灯笼。
再向西过去便看到有几个供游客休息的旅馆,除此之外,便没有其它什么新奇的了。
我们沿着此处继续返回,返回到竖立着沙河古桥遗址石碑的地方。只见这石碑后面有一个高坡,我便和贾福亮沿着石碑后面的高坡往上爬,在向上爬的过程中有凌乱的树枝挡住去路。
不多时,我和贾福亮就爬到了坡上,坡的上面是一块农田,人们在田里忙着收玉米。农田上玉米的秸秆一排一排整齐的铺陈,与收割下来的玉米棒相对应,绿黄交错。
我们沿着农田走到西面的那片沙子地,沙子地较之东面的农田稍低。并在沙子地的地面上生长有一大片蒿草。
至于沙地的南面,则明显有被挖过的痕迹。那地势足向下地五六米,坡面上全是泛白的细沙。
贾福亮脱掉鞋子从坡面上滑了下来,我没有脱掉鞋子就向下滑去。到了坡下面以后我的鞋子里掺进不少沙子,不得已我只有将鞋子脱掉将里面的沙子抖落出来,贾福亮却得意的穿上鞋子。
我们继续参观沙河遗址,之后便从一个小水泽绕到了我们原来参观过的地方。其后,我和贾福亮从最西处旅馆那边的小坡上走了上来,这样,我们就算是参观完了整个沙河风情园了。
当我们出来时天色也不算太晚,我和贾福亮因此便在站台边登上了来时的那路公交车,其后,我们便返回到陈阳寨。
简短的告别,贾福亮就乘坐15路公交车去往咸阳火车站了。在贾福亮乘上15路公交车之前,也就是我们还在22路回陈阳寨的公交车上的时候,贾福亮对我说,他说他想把他还剩有的十几根香烟连盒的给我。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不敢带回去,他怕他父母骂。我没有接过贾福亮想要给我的带着盒子的香烟,贾福亮就带着香烟回去了。
记得在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之间的那段时间,我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到了应对考英语四级这件事上,在此之外,我还得每周末去美佳培训机构听计算机二级VF的课程。那段时间,和鲍彩琴打的比较火热,她常常来我这里,我们常常玩的忘乎所以。
2011年的秋天,我第一次品尝到石榴,石榴的味道很美,就是吃起来的时候让人不能大快朵颐,要吐籽。
那一年的秋天我还记得王勋、雷磊,以及和他们一道的舍友合伙经营“怪噜洋芋”的事情。
当时,王勋他们几个到我租的这栋民房里租了一间房子,他们外加又买了一辆小吃车,每当不出去的时候就停在那院子里。那时,他们一共经营了约莫两个月的光景就不经营了。
至于当时的“怪噜洋芋”,据王勋所讲,就是把土豆切成纹状,煮熟之后浇之以调好的辣椒油。价格为三块钱一碗。
有一次我去王勋制作土豆的房子里看他制作,另有几次我看见王勋在学校外的路边卖着他的怪噜洋芋。当时班级里有一个女生买了之后给王勋他们的反馈是做的太辣了。其中有一次我给王勋打电话询问他的经营状况,王勋接过电话敷衍了两句就直接挂掉了,听着他的语气,便可以感受到,他经营的忙忙碌碌了。
不久之后的一次VF培训,给我们讲课的刘东升老师询问我们是否需要U盘、电脑、MP5之类电子产品,他那边有。我便趁此机会买了一个MP5。总共是185块钱。
MP5买来了以后,我就将闲暇的时间放在这上面了,前前后后我下载了不少的电影在上面。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这部电影当时刚出来没多久,我就把这部电影利用周末的时间下载并看完。然后当时我还比较对印度电影感兴趣,我一度下载过数部的印度电影,比如勇士、三傻、阿育王、阿里亚2,其中诸如情字路上这些超清版的,解码解不开。
在这些电影中,我比较喜欢的是《阿里亚》,不论情节,还是歌舞,都令人欣赏。特别是其中有一首插曲,“在这些时刻消失之前,愉快的接受它,珍惜它,缅怀它……”
不仅如此,我还用这个mp5下载那片儿,那时在学校图书馆四楼的电子阅览室还没有监控措施,所有不当操作都不会被轻易的知晓。我就在那里登陆那网站,然后用快-播将网址内的播放内容转进去,随后下载完以后将文件拖入mp5内。
下载完以后那片儿以后我就回去慢慢的欣赏了。
然后有时,我会在我住的那间房子里观看,当一个人观看到一定的时间我就会忍不住dafeiji.
有时,我又会将mp5拿到贾福亮的宿舍和贾福亮的舍友们一起分享这些不可多得的“好片”。
朱丹看那些片子的时候会表现的非常斯文,贾福亮看的时候总是不喜欢别人在他旁边一起观赏,他总是独自拿着我的mp5,静静的观赏里面的画面。
有时在课堂上的时候,我也会把mp5拿出来看,我会故意的将屏幕对准旁边的贾福亮,强迫贾福亮观看屏幕上的内容,每到这时贾福亮就会痛苦的拒绝看我放在他面前的mp5.可见,贾福亮如此的闷骚。
特别是在宿舍的时候,我还会故意把mp5声音开的很大,使得贾福亮以及他的舍友们听到后显得欲罢不能。
我还将mp5借给女生看过。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
那只mp5给当时的我带来了不少快乐,除了看电影和那片儿以外,我还用那mp5练习英语听力。
在12月22号英语四级考试前,我几乎每天都要用它听十几分钟。开始我是从网上下载的听力,后来我买了四级往年真题以及模拟试题,我便将附在试题集后面光盘里的内容复制到了mp5里。
在临考英语四级前的半个月里,我平均每天都要坚持完整的做上一套试题。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临考前三天。
与此同时的是,鲍彩琴也和我一起复习英语四级,有时我和鲍彩琴在图书馆复习,有时就在我住的这里,有时也在教室。
那段时间其它的事情我就记得不甚清楚了,但有一件事情还有印象,那就是在美佳上计算机课的时候,那天正逢我感冒,那鼻涕流的,又没有带纸,好不尴尬。
说到美佳,我就想到我在美佳听课的那段时间所认识的人了,其实说实话,并没有认识的人,只认识坐在我一旁位子的那个叫张欢的,他的眉毛蛮有趣,我就记住他了。
他也是我们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他学的是动漫专业。
转眼到了考英语四级的时候了,在考英语四级的前几天,我在朱丹那里买了一个耳机。考英语四级时用的。
考试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在宿舍提前测试耳机的性能以准备第二天的老师。
12月21号,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了,我胸有成竹的大踏步走向考场。走向考场的人有很多,放眼望去,校园里密密麻麻。在2号教学楼大楼梯那里有屏弊信号的车辆以防止考生作弊!
我是在四楼偏南的那个考场,那教室里有摄像头,用以监视学生们的考试。
与以往考试的形式差不多,考生一人一张桌子按七八七八的顺序依次排开,总共排四排。
一开始所进行的流程是写作和快速阅读,总共半个小时,监考老师提前五分钟先将试题发给每位考生。试题发到手以后在没有听到口令的时候不允许先行观看,要反放在桌面上。
接着,大概三分钟左右,监考老师就将写作和快速阅读的答题卡发给我们,之后,半个小时差不多,监考老师就把我们快速阅读和写作的答题卡给收走了。
之后我们就开始打开耳机里的收音机接收听力的调频信号,然后懵懵懂懂的听着里面虽然听了很多遍但还是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的英语对话,整个一场听力下来大多是凭着感觉做选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