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凌晨,稀碎的风吹着帐篷上斜斜贴着的几张A4打印纸——那就是池晚凌说的选聘目录。
单青羽知道,在那份选聘目录里,也有天文专业的名额。除去不能担任的职务,剩下便只有观测助手了,这一职务说来配不上他,一般只需本科生,且无需天文专业便能胜任。他是正经的理工大学天文学硕士研究生,倒也没必要和别人争这碗饭吧。
可是,为了生活,有时候必须屈尊,他于是看了下观测助手的相关内容:
岗位名称:观测助手
工作地点:太空城釜形射电天文台(基座位于南海郑和群礁)
专业要求:天文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等
其他要求:身体条件需符合E3级太空作业耐受指标。学历本科以上即可,年龄30岁以下,能熟练运用天文坐标系,完成站内运行任务,协助研究室主任完成各项任务。(注:主要为晚班,前期需昼夜观测,后期人员补足后可申请轮值。具体轮值要求可面谈。)
这是最接近他理想工作的机会,况且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家里还等着钱用,低人一等便低人一等吧。
回到帐篷里,单叔也拿出了选聘目录,并在最下方的“源数据监控员”上画了圈。他一直希望儿子能与时下的能源为就业方向,以他对时事的了解,堵在风口上的无论是什么,都能借此飞黄腾达,何况单青羽不是猪,而是名牌大学研究生。
单青羽听着单叔一通教诲,又瞄了眼目录上的福利待遇,确实诱人啊。
人数:5名
月薪:8—10k
待遇:五险一金,拨发研究经费,家属可享受能源避难优惠。
单叔最看重的是后面那句。
应聘当天,单青羽把自己大学发表的论文整理出来,一并带上,那是他梦想的浓缩。
他来到临时搭建的应聘点,从现场的人数可见,竞争极大。接待单青羽的是研究室主任,对方四、五十岁,十分有派头,拿着别人的简历也不看几眼,直接问了句套话便打发去了。单青羽留意到,那些被忽视的应聘者多半是本科生。
轮到他时,主任依然咬着嘴唇,懒得看人一眼。接过简历,看到是研究生,才抬头瞄了一下,仿佛在草丛里终于找到了一朵花儿。他再定睛一看,然后收眼,再把简历从头到尾一扫,大概也就知道了八成。
“你来应聘观察助手实属浪费,这份工作薪水不高,又累。”
不知道这算不算恭维,可单青羽没有从对方紧绷的脸上看到任何褒义的成分。
“我喜欢天文,仅此而已。”
“喜欢归喜欢,小孩子也能这么说。能拿出点什么来证明你喜欢?”对方气场很大。
“我这有一份研究生论文。”
主任没有感到稀罕,毕竟做过研究生导师的他都把别人的论文当笑话看,然而单青羽的论文不一般。主任看到了封面,又看看他,左右嘴角换着扭动,有话说不出的样子。
“你在《Science》发表过?”
“是的!”
“我看看,能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研究生不多,你都写了些什么?”主任的表情不是惊艳,而是夹杂着疑惑。他把论文看了一遍又一遍,仿佛专注于科研似的,忘了他还有一排人需要接待。接着他瞳孔骤然放大,脸上的肌肉不知道从哪里牵到哪里。他平时看研究生的论文肯定不会这样,可这份论文如同藏了什么悬疑惊悚故事一般,把他给迷住了。
“你的导师是秦尚和院士?这篇推荐信也是他的署名?”他说话有些迟疑,没了刚才气焰和爽利。
“是的,您认识他?”
主任站起来,伸出手,手心悬空。单青羽顿了一下,才意识到那是握手邀请。他也赶紧站起来,慌忙不知所措,伸出手,又缩回来,在大腿上搓热,才与主任握手。
“鄙人,高成!”
单青羽倒吸一口气,那可是研究大爆炸理论的学术新秀,在圈子里知名度很高,只是未曾见过真人,和相片里也不太相似,一时便没有认出。
“我——我读过您的论文!”
“别说那些,我的起点和经验都比你大,但也只有一篇文章进了《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