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裂者已经不再往前滑行,它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它的世界是个封闭的球体,而它永远也别想出去。它拷问自己,为什么会在乎封闭性,难道只是双数意识的负面情绪主导的骗局吗?
它认真地调动着单数意识,避免跌入双数意识的负面旋涡中。理性告诉它,之所以内心会排斥封闭性,主要是它从母代身上分裂出来后,便一直形单影只,且它先天地认为大地是平坦而无边界的,是开放而包容一切的,如同温暖的婴儿床。
它之所以害怕边界炫光,无非是担心炫光揭示了边界的存在,让它假想中无边无际的大地变成了有限的范围,就像被告知自己的生命是有终点的一样。虽然吞裂者没有亲眼见过死亡,但磁场泥潭和越来越难以收罗到的渗透素都在制造着恐怖威胁和死亡幻像。
而如今,一个封闭的球体(吞裂者自认为是封闭的圆)带来了比有限边界还要有限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囚笼,那是比磁场泥潭陷得更深的宇宙泥潭。吞裂者心想,没准它的父辈早已掉入了磁场泥潭,这片大地就是泥潭的底部,而泥潭的上面是另一个泥潭,再往上还是泥潭,无边无际。
但它很快又意识到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既然往任何一处都无法逃离地面,那么往头顶能否逃出去了,穿过一个个泥潭是否能看到希望。
当然它全身的眼点都朝着地面生长,它连看向四周都成问题,更何况要往上看。它从未往上看过,吞噬渗透素成为它前半生唯一的任务,有哪个吞裂者会无聊到朝上仰望呢?
吞裂者想做第一个仰望者,但此刻它必须想办法让眼点组成的七色眼带朝上张望。
它想到了办法,原来办法如此简单。
它将自己的一部分皮膜反折过来,这样位于底部的肢簇和眼点就翘起来朝上张望。
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便让无数个进化岁月中摸爬滚打的吞裂者们迎来了生存的转机;一个简单的动作,便将他与它所有的同类区分开来,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
然而,它什么也没有看到,无限的世界上方是黑暗,它没有看到任何人从更上层的泥潭边缘探出脑袋,没有任何东西。
可那并非虚空,只是它那因进化失误而赋予的眼点尚不能窥视真理。
边界炫光如同葬礼的哀嚎般横扫吞裂者透明的身躯,一个拥有远大幻想的生物却受限于身体的局限,这不就是上天给它安排的葬礼吗。
就在此时,VR球忽然暗下来,苏慕寒打了个冷战,她在黑暗中胡乱抓住一个人的手,然后惊憷地喊着:“怎么回事?”
苏慕寒握着的是维刚即将掏出武器的手,将他满心的怨恨消除殆尽,似乎那久违的接触如同神佛的抚慰,他弃恶从善。
“这是我们待机的时间太久了,VR球进入了黑屏保护。”
苏慕寒想要把手抽回来,维刚握得很紧,借着黑暗,他不怕单青羽看到,即便看到又如何,他不能表现出独占的私欲,即便这里没有监控又如何,若两个男人动起手来,单青羽必然要占下风。
维刚为了多在这昏暗中停留片刻,忽然升起一个念头,他说:“我听过这么一个鬼故事,倒是和今天所营造的恐怖氛围有的一提。”
苏慕寒拽紧维刚的手,央求:“别了吧,我怕!”
单青羽没有回应,依然在黑暗中等待着。维刚继续说:“听完这个故事,我想或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正面启示。”
“那——说来听听!”
“不不——不要!”
维刚将苏慕寒的手背过来,蔓延到她的手腕,栓着她如同拴着一条水蛇。
“这个故事是四十四区的小说家欧通?维姆在他的作品,作为他对于黑潭魔幻现实主义的收篇之作。所谓黑潭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借助科幻文学的形式,用以诠释幽闭恐惧的灰暗文学。欧通?维姆在他的小说里使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因此我有幸遇见他的瑰丽想象。他善于把人类内心最深层的恐惧挖掘出来,读他的文字,犹如度过一场惊悚之旅,但到了末尾,却能感受到超越一切的思辨魅力。我即将讲述的这篇超短篇小说名为《第九层》,因为篇幅不长,我拜读了数十遍,几乎能通篇背诵。”
苏慕寒坐下来,维刚依然不愿放开她的手,他们就在昏暗中,在单青羽看不到一丝光线的视野前方,犹如隔着围墙的两棵树,枝干相互勾连。
维刚将那篇故事背了出来:
在古老的地球文明沃土之上,人们生活在一种叫做“房子”的住所里,它犹如垒砌的鱼罐头,罐头与罐头相互隔绝,里面的人类好比咸鱼,各自躺在各自的床榻上,翻来覆去。那床便是他平躺的大地,而头顶的天花板便是天空,即便——即便那是更上一层的“鱼罐头”的大地,亦或是另一条“咸鱼”的屁股。
阿尔伯特和米列娃租住了一间公寓,公寓便是那鱼罐头垒起来的房子,他们选择了一间视野开阔,能够看到比苏尔大街全貌的楼层,位于第八层偏角的地方,一棵大树正在窗户门口立着,好似法兰西卫士,而树的顶端又不至于完全遮住窗户,因此光线良好,空气怡人,且最重要的一点,那里视野开阔。
确实,人若是生活在那鱼罐头里,也希望罐头能开一个洞,不至于闷得心里发慌,何况阿尔伯特勋爵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喜欢站在顶端俯瞰众人,似乎这与他登台演讲时高人一等的姿态相媲美。
同时米列娃也喜欢这透气的房间,她患有高血压,性子急,容易发怒,只要她偶尔能够靠窗透一下气,困扰她的疾病便会缓解许多。
看完房子后,夫妇二人便给房东预付了1500法郎。在地球上,人们还通行资本货币,偌大的世界并不对外共享,每个人享有的资源凭借各自的收入而定,住在八层的阿尔伯特夫妇收入殷实,因此享有他们独自的安乐窝,而在比苏尔大街上,多得是无家可归的人,他们一天的收入依然不够果腹,即便满大街都是诱人的食物,他们却掏不出一分钱来购买。万恶的资本如同一道道无形的铁幕,将同样的人分成了不同的阶级。
阿尔伯特勋爵看到街上一个卖报的男孩,他正在面包摊档门口对着法式面包流口水,玻璃上映射出他破烂的装扮,因此他恼怨地回头,尽量把饥饿抛之脑后。
说回住在公寓八层的阿尔伯特夫妇,他们的公寓管家已经提供了一份犒劳大餐,外面的夜色渐晚,夫妇二人享用着美食,捏着清亮的香槟,倚靠在窗户上,品茗月色。
此时,头顶的天花板响起了浑厚却又寂寥的哐当声,由强减弱,很容易令人联想起钢柱滚落楼梯的声音。米列娃泛着酒晕,对丈夫说:“亲爱的,楼顶的小孩看来挺调皮的,玩着钢珠不让人好好休憩,我们何不趁着这段浪漫还未结束,回房也要一个孩子呢?”
阿尔伯特勋爵魅笑道:“当然,荣幸之至,安了家确实应该好好计划一下未来,我也正想要个孩子,最好是个姑娘。”
“姑娘就姑娘吧,可你要怎样让我得到一个姑娘?”
阿尔伯特勋爵搂住妻子的腰身,她昂贵的丝绸布料发出嘶嘶声响,填满他们之间迷离的爱意。米列娃放下酒杯,和丈夫嬉笑着回到卧室。
卧室里有一张床,他们旋转着舞步假装跌倒在床上,翻滚着,好似两条咸鱼一般在平底锅上翻来覆去地煸,。
就在此时,楼顶的钢珠再次响起,他们算着钢珠何时消停,那嘀咚嘀咚的声音一共数了21下,接下来,又一个钢珠,跌落次数更多——34下。
一个晚上下来,那声音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阿尔伯特勋爵意识到,跌落的次数呈现斐波那契数列排布,现在已经是144下。
“楼上的人难道是个数学家,且使用斐波那契额数列算着绵羊?他睡不着?”
“简直是无赖,睡不着也没道理影响我们啊?”
阿尔伯特勋爵气冲冲地走上去,对着楼顶的门狂敲,声音蓦然终止了,他想要对方出来给个解释,但门始终没开。他又气冲冲地回去,忽然间,钢珠声再次响起。
不,那其实不是钢珠声,而是铁靴子在楼梯上行走时的噔噔声,声音之所以逐渐减弱,是因为他逐渐走远。这一次是下一个斐波那契额数字——233次。
阿尔伯特勋爵的怒气立马转为恐惧,他狂奔回八层的公寓,和米列娃呆在客厅里,整夜没有休息。
声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终止的,阿尔伯特夫妇从沙发上醒来时,天已经明亮。他们连睡衣也没来得及换,便找到了房东,述说昨晚的遭遇。
房东表示难以理解,“什么,楼上的住户?那里有人?”
“嗯,明显是脚步声!”
“有谁会穿着铁鞋子噔噔上楼,233阶的楼梯?哈哈,整栋楼的楼梯加起来也没有233阶啊!”
房东的轻慢让阿尔伯特勋爵怒气难消,房东受不了住户的纠缠,便直截了当地说,“其实,楼顶并没有第九层,那里是天台,你们已经是最高层了。楼上的住户?你指的是人还是别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