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撕裂!是一种酷刑吗?感觉这与古代的五马分尸很像。”
除了那三个大字之外,黑板上还有密密麻麻的公式,两人几乎看不懂。
“我敢保证不是酷刑,这些东西更像是量子物理学和天文学。”
“你这么一说倒也有点像。”
“大撕裂让我想到了那两个大脑被搅成浆糊的人。”
“有人在这里秘密地研究灭绝人性的技术,或者说——武器?”
彻明拿出设备来拍照,将黑板上的不明资料记录下来,“我找到一个新的生财之道,比偷反物质能源模块还赚钱。”
“不明白你的用意。”
“卖一项技术给殖民促进会,你想想他们愿意出多少钱?”
“等我们开价!”
“没错,我们先看看这都研究了些什么?”
“我们不可能看明白。”
“这里画有图形,可以大概猜测一下吧。”
黑板上除去乱如芝麻的推导过程,在左上方还用粉笔绘有看似复杂,却极为有序的示意图。从左到右,图形逐渐变大,像个漏斗,这一趋势必然有着特殊含义。由上而下则都是漏斗形的变形图示,可以认为最上方的图为主图,往下便逐渐进行分级阐释,是分解图。
彻明研究了一会,说:“有趣的是,图中布满箭头,箭头的方向也就是阅读方向,思路清晰。”
“我还是不明白这是什么鬼东西。”
“看看上面标注的文字就明白了。”
原夏背过头,觉得无趣,她在房间里各处寻找,又走到桌子上,摸着桌角的棱边,包边已经翘起,可见使用了很久。桌上固定着一份台历,页面自动散开,原夏翻开其中一页,在漂泊62年7月12日的空格上标注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符号和“交际舞会”四个字。
原夏往上看,墙面有一个圆形的钟表,时间定格在7点11分,那时不知发生过什么,钟表下方有个小洞,不是很大,她心中闪过一丝不妙,并缓慢移动过去。
原夏心里嘀咕,“谁会在墙上打洞,难道是监控器或者瞄准口?”
彻明忽然说:“我明白了,这是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中间那个是微波背景辐射,即便是外行都应该听过吧——原夏?”
原夏没有作声,而是继续靠近那个洞,彻明回头拉她的太空服。
“别动!”原夏命令到,还有些暴怒的意思,让人觉得她的过敏脾性又要爆发了。
彻明不敢再动一下,以为有什么危险降临。
“站在那别动,我去查看一下,不要走到洞的视野之内。”
“什么洞?”
原夏的脸趴在墙上,轻轻敲打墙面,声音浑厚,是实心的,然后她的单眼皮小眼睛盯视洞边,靠近去才发现,那不是瞄射口,而是一个类似摄像头的东西,埋在洞里面。
“你对电子产品比较了解,看看是什么东西。”
彻明得到了她的准许,才从僵硬的姿势中解冻,靠着墙走过去。他对各种设备都了如指掌,善于拆卸、维修和拼装,只需看一眼就能知道它的型号和制式,“不是摄像头,是早期的NJ投影仪,螺纹卡扣,镜片可高倍变焦,手动触摸启动。”
彻明伸出手,准备启动,原夏立即阻挠,“你确定不是枪孔?”
“不会把我的掌心射穿的!”彻明给了她一个眼神,责备她的敏感。他用手在投影仪镜头上扫了一下,设备果然启动,射出一道光圈。但光圈里没有影像,也没有开机提示和厂家标志,对面的墙体上只有一圈椭圆形的光晕。
“这是什么?没看出它是什么投影仪啊。”
彻明好像明白了什么,嘴巴往上努,原夏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长条形的缝隙,中间缓缓落下一个半透明的薄片,穿过光圈,其面积足有半个墙面那么大,下降时带来压迫感。原夏大喊一声,正要掏出枪来扫射,被彻明一巴掌怕在头上。
还没等原夏抡起拳头回击,彻明便喊道:“你不要那么敏感好吗,这就是个投影屏。”
“这么大的屏幕?像要挂闸门的节奏。”
“你果然没有认真看黑板上的图。”
原夏这才发现,那个圆锥图形中间,也有一个隔板,结合当下的光圈,她才明白过来,从小孔里射出的圆锥形光区所代表的是宇宙大爆炸。
彻明绕过光域,拖动中间的隔板往小洞方向推动,移动曹有些卡,发出很轻很轻的沙沙声,但并不影响操作。原夏目瞪口呆地环视投射在隔板上的椭圆逐渐变小,同时上面的图像不断地改变着花纹。
“这个隔板的作用是制造圆锥形宇宙模型的纵向切片,”
等彻明拖到极为靠近小洞时,原夏分明看到了一个类似于太极图的纹样,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彻明说:“如果我没记错,宇宙大爆炸开始于138亿年前的一个无限小的质点,就是那个小洞。现在我把隔板拖到了离爆炸之后34万年的地方,显现出的便是著名的微波背景辐射图像。”
“很像太极图。”
“是啊,这我就不明白了,黑板上写的是‘太极模型’,估计真与太极有关。你再看黑板上,纹样接近于球面纬线圈,南北极正好对应太极的阴阳鱼眼。太美妙了,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能体会到一种美感,理性之美。”
彻明把隔板整个贴在墙面上,小洞放出的光圈现在只有豌豆那么大,他们靠过去看,纹样便成为了类似于磁线圈的样子,转变为三维球体模型则是球面经线圈。
最后,彻明用尽全力将隔板迅速往反方向拉,想要一直拉到对面墙上。光圈在隔板上的图样由一个小点迅速扩大,纹样如急促的涌流般密集而反复的交替转化,再次变为太极图,然后又迅速扩大,再演变为复杂的纹样,好像往咖啡里倒入奶昔,那图像如此细碎,交媾勾连。
忽然间,原夏看到了一些旋涡,旋涡多像银河系,但她明白,从这个尺度上而言,那肯定不是银河系,而是宇宙的大尺度结构,是蛛网般的星团联络网。再往后演变,图案已经复杂到无法形容,密集得变成了点集,也许那是一颗颗星星,但又似乎不是。
当隔板靠向对面的墙,哐当一声,光圈已经最大化,原夏明白了,宇宙暴涨到了现在的规模。
彻明喘着大气,说:“我认为,这个光圈还会更大,因为宇宙的暴涨近乎没有终点,但房间就那么大,这只是一种现场演示的手段。”
“谁在研究这么神秘的东西?”